原告孙某住在某小区2单元6楼,被告赵某住在孙某楼上。去年3月份,孙某发现自家阳台、厨房和卧室墙体被楼上流下来的水给泡了,厨房门变了形,地砖和地面脱落,房子没法住了。
孙某找到楼上,楼上邻居赵某未发现家里漏水,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讨论无果后,孙某又请社区出面协商,依旧未能解决。无奈,孙某将赵某诉至富区法院,本该和睦相处的邻里竟然走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法庭上,赵某表示家里没有渗水痕迹,坚持认为孙某家漏水与自己无关,但同意对漏水原因进行鉴定,如果确实是自己造成的,愿意赔偿孙某的损失。可当案委托鉴定部门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赵某觉得鉴定费用太高,对此存在疑虑,案件又陷入了僵局。
》》》》》》》》
如何在不委托鉴定的情况下确定漏水原因,成了解决本案的关键,也给不具备此类专业知识的办案法官出了一个难题。办案法官想到了院里懂水暖的后勤师傅,在跟双方当事人协商后,带着后勤师傅一起来到原被告家中。经过楼上楼下的仔细检查,后勤师傅确定赵某家包在墙里的暖气部分有漏水点,并向赵某指出痕迹,并得到了赵某的认可。
确定漏水原因后,双方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和解,赵某当场给付孙某1000元,同时赵某也答应尽快对暖气进行维修,邻里之间的这桩闹心官司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