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司法公开暨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后,富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王萍院长为组长的推进三大平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市中院的统一部署及设定的时限,逐项进行了研究,落实了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做到思路清、措施实。该院以“五个依托”为抓手,推进三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
一是依托新闻宣传工作抓落实。成立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调配年轻力量,充实宣传队伍。建立与各级平面媒体的沟通机制,不定期邀请有关新闻媒体到法院宣传报道、召开座谈会,增进沟通和了解。加大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力度,利用微博、微信,扩大宣传效应。充分发挥好网络舆情监控办公室的作用,关注舆情动态,做好舆情应对。利用“法官六进”、案例宣讲等形式,人人争做“发言人”,及时向社会各界和媒体展示法院工作亮点。增加深度报道和主题策划,与区《红岸周报》、区有线电视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制作《红岸视点》等栏目,主动发声,传递司法正能量。
二是依托信息化建设抓落实。一方面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以“天平工程”建设为基本载体,保证三大平台建设的软、硬件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分步推进,优先打造多功能数字化审判庭建设,努力做到每一个案件都实现“三同步”,即同步录音、同步录像、同步记录,使庭审活动和司法公开被固化,激励审判人员提升庭审驾驭能力,注重司法礼仪,提高司法审判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公正性。通过信息技术的全方位使用,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最便捷、最高效的方式推进司法公开。
三是依托机制建设抓落实。加强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司法公开的原则、范围、对象和形式、主体和责任。将司法公开纳入各部门及干警个人绩效考评办法,把司法公开与绩效考评挂钩,建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与审判责任制紧密结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举报投诉机制,指定纪检和政工、审管办、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司法公开工作。对于违反司法公开相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按规定进行处罚,以严格的制度保障司法公开的落实。
四是依托审判管理抓落实。推进审判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院庭长的管理职能,采取警示、督办、把关三步走的连环管理模式,实现在线、实时、全面管控,促进结案高效、均衡。以庭审、合议、审委会记录和裁判文书评查为内容,实行定项评查与专项评查相结合,实行月考核、季通报、年总评,有效促进案件质效的提升,为司法公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依托教育培训抓落实。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开展以提高法官司法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廉政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克服本领恐慌,增强法官自信心。下更大功夫提高法官司法能力,深入把握审判规律,着力提高法官正确适用法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集中开展司法廉洁教育活动,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以高素质的职业队伍推进司法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