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民意沟通 法治中国行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诉源治理新“枫”景丨法官走进“小网格” 矛盾纠纷“不出格”

发布时间:2023-10-30 08:55:07


诉源治理与基层网格治理的深度融合,是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富拉尔基区人民法院以构建“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着力开展“三官三员一律进网格”工作,建立“流动法庭工作站”,积极推进“法官进网格”工作落到实处,以“法网融合”提升网格法治服务效能,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

打通“司法+网格”双向互动渠道 

图片

释放“小网格、大治理”诉源治理新效能

图片




“流动法庭”助力联动解纷


按照市、区委政法委总体工作部署,富拉尔基区人民法院深度参与推动“四所一庭一中心”建设,共同构建百姓家门口的“司法服务链”。在辖区40个社区、村屯建立“流动法庭工作站”,推进“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工作实质化开展,将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进行挂牌公示,确保每个社区、村屯至少有一名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对接工作。


院党组成员定期到所负责的乡(街)开展调解对接和培训工作,员额法官主动与两乡八街有效对接,利用流动法庭、发布案例等手段扩大宣传成效。同时,在“流动法庭工作站”设立人民陪审员调解室,人民调解员与法官、法官助理组成“1+2+N”模式的调解团队,切实将司法职能作用在基层网格。立足辖区企业特点,在全区八家企业建立“法企联动法律服务工作室”,组织干警对网格内的中小企业进行走访,及时为企业纾困解惑,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矛盾风险源头化解、前端化解。今年以来,我院已参与相关座谈20余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法官进网格”赋能基层治理


富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理念,切实将“法官进网格”工作作为法院当前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充分加强与各街道、社区、村屯沟通联络,实地摸排本辖区工作情况,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规划网格管理。让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与网格员建立沟通渠道,法官负责各自网格内的巡回审判、诉前化解、指导网格员参与调解等工作。


在“线上”对接方面。在进网格工作中尝试利用调解平台、网络庭审、开展线上调解或开庭工作,利用网格群开展普法宣传,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目的。在“线下”对接方面。法官主动与网格长、网格员沟通,针对本网格内易出现的矛盾纠纷,如民间借贷、侵权、物业合同、婚姻家事等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采取流动式巡回方式,综合运用包括法律、道德、伦理、情理在内的方式综合处理解决矛盾纠纷。我院法官现已与辖区两乡八街网格人员完成对接,确保每个网格单元至少有一名法官或审判辅助人员对接工作。今年以来,已进行法官指导调解20余次,进社区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4次,入网格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余次,切实将法院司法职能作用在基层网格,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

图片




“四室”搭建助力纠纷源头化解


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服务群众,我院特邀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助力诉前调解,切实将人民调解工作作为法院重点工作推进。在院内成立老法官工作室、心理疏导室、诉前调解工作室、法律咨询室,实现“四室”全覆盖,搭建起群众、基层组织和人民法院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最大力度将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讼。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人民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由审判人员对调解员进行调解笔录制作及调解技巧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对提升当事人自愿在诉前达成和解意愿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目前,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45件。


图片

图片

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消于萌芽、止于未诉 


下一步,富区法院将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走深走实,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综合治理“大格”中,坚持以能动司法践行公正与效率,真正做到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矛盾源头化解贡献力量。



图片


来源|综合审判庭

一审|洪涛

编审|李新茹

三审|吴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