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拉尔基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依托“执前事务管理中心”精准锁定被执行人线索,联合公安机关跨省奔袭500公里,在当地法院、公安的全力配合下,成功执结一起“骨头案”,以“预处罚”机制震慑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刚柔并济”彰显司法力度与温度,为破解执行难提供了创新样本。
01案情简介
2025年2月25日,富区法院受理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吴某在判决生效后长期隐匿行踪、转移财产,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中的还款义务。执行法官经过多方探寻,发现吴某在内蒙古海拉尔市有活动轨迹。富区法院执行局立即召开紧急部署会议,研究追踪方案,执行局负责人刘伟第一时间安排有经验的法官直奔海拉尔,立即对吴某展开调查。
执行法官抵达海拉尔市后,立即前往海拉尔工商、农业等银行及政务大厅、工商局、不动产等相关部门查询,均查询无果,后辗转得知吴某在海拉尔鄂温克旗一工厂上班。得知这一情况后,执行法官连夜研究堵截方案,准备第二天前往吴某所在单位“守株待兔”。
为了不暴露身份,法官租了一台当地牌照的轿车,并安排人员在吴某单位蹲守,发现吴某在上班时间并未出现。在两个小时的等待后,承办法官决定主动出击,假扮成“商人”用“引蛇出洞”的方法主动与吴某取得联系。
中午11时,被执行人吴某出现了,执行干警迅速出击将吴某堵在其办公室,立即展开调查。期间,吴某情绪激动,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绝还款。执行法官现场对其释法明理,明确告知其如果拒不履行,将面临纳入失信名单、司法拘留甚至追究拒执罪的严重后果,并当场送达《预处罚通知书》,警示吴某若限期内未履行将处以2万元罚款,并拘留15日。在法律的强大威慑和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吴某转变了态度,当场联系亲友筹款,履行了全部工程款175000元,本案以执行完毕结案。
02执前机制精准发力 跨省联动雷霆出击
富区法院依托“执前事务管理中心”大数据平台,在接到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时,为抓住执行窗口期,通过“执前事务中心”调动机制,第一时间联系执行局负责人及办案人,在接到相关线索后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凌晨驱车赶赴外省。在当地法院执行局和公安机关的协助下,直扑目标地点,将吴某当场控制,圆满完成此次行动。
03机制创新破解执行难题 联动执行彰显法治力量
本案的成功执结,是富区法院执行局深化执源治理的生动实践。“执前事务管理中心”通过“执前窗口”,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在准确了解当事人诉求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办案法官,避免了因沟通不到位而影响办案效率,打通了案件当事人与执行法官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预处罚措施”既给了被执行人改正机会,又树立了法律红线,让‘纸上权利’更快变成‘真金白银’。”申请人多年的心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连声感谢院领导及工作人员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本案中,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得以兑现,被执行人因及时履行而避免了信用破产,法院也通过“联动机制”向社会传递出“守法必护、违法必究”的强烈信号。正如当地人大代表点评:“一次跨省执行,维护的是个案公正,夯实的是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
从数据追踪到千里奔袭,从对抗博弈到主动履行,富区法院以创新机制和强力执行诠释司法为民初心。下一步,富区法院执行局还将继续深化执前调解、联动查控、信用惩戒“三位一体”机制,让执行工作更精准、更有温度,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诚信社会注入司法动能。
-END-
来源丨执行局 任静
一审丨刘 伟
编审丨李新茹
三审丨吴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