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民意沟通 法治中国行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官手记】赋能云法庭 跨国解“婚”忧 法官高效办结跨国离婚纠纷

发布时间:2025-11-17 14:17:33




“没想到不用飞回国,在汤加的员工宿舍里就能把离婚手续办了,省了几万块路费不说,还不耽误打工,太感谢吴法官了!”2025年10月,在多元解纷指挥中心,吴忠慧法官通过视频连线,隔着万余里的时差,为远在汤加打工的两位当事人完成了离婚纠纷调解。这场“零跑腿”的跨国庭审,不仅让当事人免去了跨国奔波之苦,更以“先行调解、前端化解”的实践,彰显了基层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


跨国困境:远在汤加的“离婚难题”

立案庭法官吴忠慧收到一份特殊的离婚申请。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龚某某均是富拉尔基区居民,两年前先后前往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务工,因长期分居、感情淡化,二人经协商一致决定离婚,却被“回国难”拦住了脚步。

“我们在汤加打工,来回机票要三四万,还得请假半个多月,打工攒的钱大半都得搭进去。”王某某在电话里向法官诉苦。在送达时,龚某某表示:“我们俩对离婚没有任何争议,没孩子、没财产分割,就是没法回国办理手续,总不能一直拖着。”

了解到这一情况,吴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双方自愿离婚且无争议,符合先行调解的条件。若按照常规程序,要求当事人回国办理手续,不仅会增加其经济负担,还可能因务工合同到期、签证等问题延误时间。“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既然当事人来不了,我们就把‘法庭’搬到线上。”法官当即决定启动“先行调解+‘龙法和’云法庭”模式,为二人开辟跨国纠纷化解“绿色通道”。


赋能云法庭:跨越万余里的“高效调解”

为确保网络庭审顺利进行,吴忠慧法官团队提前做足准备:一方面与当事人多次沟通,确认汤加当地的网络状况、时差(汤加比中国快5小时),最终将调解时间定在下午14时(汤加当地时间晚19时);另一方面指导当事人通过法院“线上诉讼服务平台”,核对身份信息与签字真实性,避免因材料瑕疵影响进度。

调解当天,吴忠慧法官早早来到多元解纷指挥中心,调试视频设备、检查网络连接,确保画面清晰、声音流畅。下午14时,视频连线准时接通,王某某和龚某某分别在汤加的宿舍和工地临时办公室坐下,脸上难掩期待。


 


“今天召集双方,是为了调解你们的离婚纠纷,首先确认一下,你们是否均自愿离婚,对离婚没有任何异议?”吴忠慧法官开门见山,先核实二人的真实意愿。“是的,我们商量好了,自愿离婚。”王某某和龚某某异口同声回答。随后,法官逐一确认双方对“无婚生子女、无夫妻共同财产、无共同债务”的表述一致,不存在隐藏、转移财产的情况。

整个调解过程条理清晰、节奏紧凑,从身份核验到意愿确认,从协议内容审查到法律风险提示,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离婚后的法律后果,确保二人充分知晓权利义务。不到40分钟,双方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法院随后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将调解书发送至二人手机,这场跨国离婚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本来以为得折腾大半个月,没想到不到一周就办完了,吴法官还反复跟我们确认细节,特别负责!”调解结束后,王某某对着屏幕连连道谢。龚某某也感慨道:“现在的服务太方便了,隔着万水千山也能感受到家乡法院的温暖。”


司法为民:先行调解里的“前端治理”

这场跨国“龙法和”云法庭调解,不仅是富拉尔基区人民法院“便民诉讼”的生动实践,更体现了“先行调解、多元解纷”的司法理念。吴忠慧法官表示:“对于无争议的离婚纠纷,我们优先通过调解化解,既节省当事人的时间成本,也减轻司法资源负担。而‘龙法和’云法庭的庭审模式则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尤其适合在外务工、跨国生活的群众。”

近年来,富拉尔基区人民法院立案庭针对辖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特点,持续优化“线上+调解”服务,对婚姻家庭、小额债务等适宜调解的纠纷,优先启动先行调解;对当事人身处外地、不便到场的案件,主动运用“龙法和”云法庭、云庭审等方式,切实为群众解决了“异地维权难”的问题。


 


“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每一个案件的细节里”,吴忠慧法官说。未来,富区法院将继续深化线上诉讼服务,完善“先行调解+‘龙法和’云法庭”工作机制,让司法便利覆盖更多有需要的群众,以更高效、更温暖的司法服务,守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END

来源丨立案庭 吴忠慧

一审丨周 姗

编审丨李新茹

三审丨吴 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