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所需司法必有应,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基层群众的司法需求,富区法院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个平台,扎实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络工作,主动争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联络工作,促进司法公信。近年来,富区法院先后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络50余次,各项工作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主动走访对接,倾听民众心声
“法院能够主动走访人大代表,体现了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的决心,也体现出法院倾听民生、关注民意的真诚态度,我为法院的做法点赞!”人大代表富尔农艺董事长张立表示。
富区法院主动对接,认真开展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每年定期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次,向代表、委员做《法院工作报告》1次。近年来,富区法院开展了百名代表、委员大走访活动,该院以全覆盖为目标,以所辖30个社区为主体,开展集中走访活动,党组书记、院长带队上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法院工作,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富区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代表们赠送《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在每年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富区法院均主动派员列席各代表团评议,认真听取意见,作好记录,会后及时向院党组反馈,由院党组针对代表、委员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积极开展互动,努力实现“双赢”
富区法院重视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每年定期邀请代表、委员视察、评议我院工作。“富区法院不断改造、充实和完善诉讼服务中心,专家调解工作室、判后答疑窗口、院长接待室等机构,集便民、维权和服务功能于一身,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有效、低成本的诉讼渠道”。很多代表委员视察富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后,予以充分肯定。
富区法院以多种形式开展与代表、委员的互动工作,该院召开人民陪审员评议会,参加会议的人民陪审员中有一部分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此次会议以员额法官为评议对象,由人民陪审员针对法官的庭审礼仪、庭审能力、合议效果和群众工作能力等四个方面给法官进行“把脉号诊”,找准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毛病”,并针对这些“毛病”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以建议的方式向法官本人反馈,真正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的效果。
在每年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中,富区法院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在去年宪法日当天,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司法所调解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共30人走进法院,先后参观了富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观摩一起刑事案件庭审,参加了征求意见座谈会。代表们纷纷表示:“法院开放日”活动,既是一堂普法教育课,又接受了人民的监督,增强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法院的亲和力,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发挥参与作用,延伸监督触角
“法院的调解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能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到法院的调解工作,我很高兴!”刚刚参加完庭审调解的人大代表吴阿荣说。
这是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双方都是未成年人,在学校上学期间因琐事发生口角,放学后在校外大打出手,二被告将原告头部打破,手掌骨折。双方家长不能正确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二被告赔偿。因原告王某的母亲在原告接受治疗的医院工作,被告毕某的家长怀疑原告的家长作弊,造假诊断讹诈他们,因此双方家长矛盾尖锐,案件审理期间家长在法院外的公共场所每次碰面情绪都非常激动,甚至失控,轻则争吵,严重时还会厮打。为了做好双方的教育工作以化解矛盾,富区法院特意邀请两位在教委工作的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吴阿荣和王晓荣来参加案件的审理,她们充分发挥职业的特长耐心做双方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家长,在人民陪审员与办案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熄灭了双方的怒火,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近年来,富区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庭审,特别针对一些疑点、难点案件,矛盾性和复杂性较大的案件,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调解和执行,对法院的一些影响重大的工作情况,主动向代表们通报,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向代表们汇报,争取代表的鼓励与支持。
创新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法院动态
富区法院创新与代表、委员沟通新举措,开通法院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平台,邀请代表、委员关注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向代表、委员提供法院资讯,让代表、委员们通过手机就能掌握法院的工作动态。
“法院的微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架设了了解法院工作的新平台,越来越受到我的关注和喜爱。”很多代表委员对富区法院微博、微信平台举措都给予了肯定。为进一步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日常联络,使法院的工作动态覆盖到全部代表、委员。富区法院不断创新形式,通过法院工作掠影专刊等形式向代表、委员们发送法院工作信息,每条文字消息均配有图片,做到图文并茂使代表、委员更多的了解法院事,监督法院工作。
富区法院官方微博、微信的开通,不仅拓宽了代表、委员联络的范围,创新了代表、委员联络的平台,增加了代表、委员联络的深度。同时也实现了与人民群众的有效互动,为老百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